如何进行工资拖欠的举报?
杭州滨江法律咨询
2025-05-26
工资拖欠是指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行为。对于遭受工资拖欠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举报和维权:1.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交清通知:劳动者可以先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交清通知,要求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并明确最终期限。若用人单位在规定期限内仍未支付,则可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2.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具体步骤如下:a.准备相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1)身份证明;(2)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3)工资支付凭证(如发薪表、银行流水等);(4)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b.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交书面举报材料,部门会受理并调查核实。c.劳动保障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能对用人单位进行罚款处罚。3.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若劳动保障部门处理结果不服,或超过法定举报时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拖欠的工资并索取相应的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诉讼时效为一年,自工资应付之日起计算。4.申请劳动仲裁: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然后再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之一,需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需要注意的是,举报和维权过程中要注意保存所有相关证据,以便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使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支付,并可处以罚款。《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认为用人单位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第二十六条:当事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处理决议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应当自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复议决定。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有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除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外,可以处以罚款。
上一篇:看守所取保通过有啥流程
下一篇:暂无 了